工会
师德讲坛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德教育 >> 师德讲坛 >> 正文
曲阜师大报2015年11月5日第29期 曲园师德讲坛:怎样做一个好老师
发布时间:2015-11-17 发布者: 浏览次数: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教师节前夕考察北师大时说,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人师的统一,并提出了好老师四有标准,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在现实中,很多老师都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个标准。我校设学圣地,秉承至圣先师孔子的遗泽并发扬光大,逐渐形成了具有曲园特色的深厚师德内涵与基本遵循。正是有了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站得住讲堂,出得了成果,守得住精神家园的好老师才成就了今天的曲阜师范大学。1029日晚,由校工会、宣传部主办的曲园师德讲坛活动拉开序幕,4位师德标兵———张立兴老师、张文娟老师、郑召文老师、王仁君老师,围绕什么样的老师才是一个好老师、怎样做一个好老师等问题,与现场师生分享了他们真实感人的成长经历和育人故事。
    主持人:在座的4位老师教龄最长的是33年,最短的是8年,不论教龄长短,如今都是非常优秀的老师。但刚开始做老师有没有一些困难、曲折呢,初登讲台,有没有什么难忘的事情?
  郑召文:刚开始做老师也是非常紧张的,2000年秋天的一个早晨我第一次上课,提前20分钟到了教室,学生还不多,我就坐在了教室最后一排的一个座位上,快到上课时间了我就从后面往讲台走,学生觉得很奇怪,怎么一个学生来给我们上课啊。我当时并不知道他们的感受,是后来这一级学生毕业十年后回校聚会,才跟我说起这件事。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来,作为一个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自己一个很小的举动也可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必须时刻警醒自己,涵养师德。
  张文娟:刚开始上课的第一个月,我能很明显的从学生的眼神中感受到他们的反应与我的期待是有差距的,这让我感到很郁闷,因为我心里想做一个好老师,也认为自己能做一个老师。郁闷之余就下决心自己调整,我从我主讲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中精心挑选一些有意思的故事情节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我认为这不是简单地迎合学生,因为一门课首先要让学生感兴趣才能进一步吸引他们去学习、去探究。经过慢慢地调整,我发现学生课上的反应不一样了,课下也会主动与我交流,告诉我他们喜欢我的课,这让我很受鼓舞。我觉得一个好老师是慢慢练成的。
  张立兴:我大学实习时是在济宁一中,实习结束返校时孩子们追着我们的车喊我们的名字,当时我就想做一个好的中学老师。后来留校担任辅导员工作,刚工作时激情有余,理性不足,我的工作有很多缺憾。学生对我比较宽容,认为我还是尽心尽力的。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82级新生一入校,我给每位新生家长寄了一封信,大意是询问孩子第一次离开家,家长最不放心的事是什么;在与孩子的通信中有没有发现孩子的心理有什么波动或变化;家长对辅导员工作有什么建议或要求。家长们的回信很快都收到了,我对每一封信做了摘录,每封信的最后都有类似的一句话:张老师,我的孩子就是您的孩子,该打该骂由您了。当时我就想,作为一个辅导员我只是尽了自己的职责,却得到家长们的赞赏和信任,我从中感到无穷的力量,这成为我以后做好辅导员工作的最原始的动力所在。
  主持人:每一个老师都是需要成长的,现在4位老师都成为了老师的楷模,但是在4位老师的成长过程中一定也有自己的楷模。请问4位在您的成长中有没有对你的从师之路影响比较大的人或者事?
  郑召文:我谈一下我的高中物理老师和化学老师吧。高中时,学习紧张,压力大,我又体质瘦弱,经常头晕。我的物理老师和化学老师正好是夫妻,他们看到我的情况就商量决定,每天给我煮一个鸡蛋,坚持了一年。一个鸡蛋在今天看来可能不算什么,但在当时对我的家庭、对我个人的成长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我高考时填报志愿分为师范理科和普通理科,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师范理科,因为在我的心里我以后就要当像我的老师那样的老师。
  王仁君:我在教师的路上一路走来主要还是受到了家庭的影响。我的外祖父今年已经84岁了,他是一名中学校长,真的是桃李满天下。50多年前,他在潍坊昌邑南部农村教书,那时农村的学生家里都很穷,大多上不起学。我的外祖父就挨家挨户地做家长的工作,家长一开始因为家里需要劳动力不同意孩子去上学。但外祖父还是坚持去做,并且拿出自己的工资让孩子们去上学,有些家长慢慢被他说动了,一些孩子才有了上学的机会。后来,他调回了老家任教。多年以后,他的一名学生成为了当地教育局的局长,因为感念老师的恩德开始通过各种途径打听,最终找到了当时已经70多岁的外祖父。他们一见面,这名学生就跪在地上,扑在了老师怀里。外祖父的精神感染了我的姨妈,她现在是济南市的一名小学校长,为人善良,工作兢兢业业,业务能力、管理能力都非常强,被评为济南市名师。我的外祖父和姨妈都是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对我影响很大,所以我初中毕业的时候没有选择进高中,而是选择了潍坊师范。因为学习成绩优异,在1996年被推荐到了曲阜师范大学生物系学习。对于我来说,家庭的影响使我走上了想当一名好老师的道路。
  大学时期我遇到了一个好老师,对我的学习生涯影响非常大,他就是我当时的专业课老师张洪海教授。他可以把生物学繁杂的理论知识讲得风趣生动,而且告诉我们课堂以外的很多知识,让我知道还有科研这回事,还可以考博士。在张老师的建议下,我报考了中国海洋大学,使我有了读博士的机会,使我走向了科研生涯。还有一名老师,就是生命科学学院的院长徐来祥老师,他非常支持我毕业后回校工作,在工作上给了我很多指导。我毕业后来校报到时,跟他说想立马做博士后,由于孩子的原因不能做全职,只能做在职,但是我保证不耽误工作,作为学院领导他非常支持我的决定。2009年秋天,我的婆婆得了恶性脑瘤,当时觉得整个家庭快要崩溃了。徐院长见到我后非常真诚地问我缺多少钱,并一再说他不是随便问问的,是认真的。在这种走投无路的境况下他带来的这种温暖,对于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师的人文关怀让我特别感动。
  我总是想,我的外祖父和姨妈给我了一个启蒙,让我走上了老师这条道路;我的这两位老师给我的是一种曲园的精神,他们把这种精神传递给我,我作为一个中转站,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对待我的学生,当一名好老师。
  主持人:好老师也是被老师教出来的,我们自己当一个好老师,也要教育一代一代的好老师,这就是所谓的教书育人。那么在坐的各位老师,能不能分享一下自己心中好老师的标准应该是怎样的?
  张立兴:我觉得当一个好老师,应该心中有大爱,爱本职工业,爱自己的学生,爱教育事业。我大学毕业留校,当了20多年辅导员,经历了很多,有一件事是一生无法抹去的记忆。我带的85级学生里,有一个学生在87年的秋天得了淋巴癌,医生说她只能活三个半月。当时我觉得我的心和死神开始了对抗,死神拉她,我要往上拽着她。她在济南的医院治疗,我一个星期去一趟看她。经过化疗之后,伴随的并发症也慢慢出现,但是这个孩子非常坚强,一直不停的读书、学习。后来,我特地写了一篇文章登在校报上,记述了这名学生与病魔抗争的故事,感动了许多学生和老师,学校里也组织了捐款。一名家长找到我,说有一个偏方能够延长学生的生命,我就毫不犹豫地按照偏方去做,和学生一起大冬天的晚上去河里逮蛤蟆,回来后熬成药。在元旦时我带着药去了济南与这个学生和她的母亲一起过节,我觉得这可能是她的最后一个元旦,我必须去陪陪她。这个学生的生命后来的确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最终还是走了。在这段经历中,带给我无穷的感动,学生在我心中的分量也越来越重。我开始做辅导员笔记,到学生宿舍里住,在卧谈会上闲聊,和学生一起跑早操,一起打扫卫生,与学生们打成一片。我在担任辅导员期间,把工资的一部分寄回家给父母,剩下的钱就买一双新鞋,进行家访,几乎70%的学生,我都家访过,最远的到过菏泽,我认为这对于全面了解学生非常重要。
  张文娟:虽然张老师在讲这些故事时谈笑风生,但是背后全身心的投入令我非常的感动。我做的事情都是挺小的。有一年,我的一名研究生入学后,在跟她接触中,我发现她跟其他的学生状态不一样,比较沉默,脸色也特别不好。我就跟她聊天,她告诉我在她考研究生之前,她的父亲查出来得了癌症,家里的经济情况比较紧张,她的母亲也因为这件事情,身体和精神状态也不好。她是家里的长女,还有一个妹妹也要上高中。她觉得作为家中的长女,她好像是逃避了应该承担的责任,特别内疚,跟我说不想上研究生了。后来,我和她一起商量,鼓励她是不是还能再坚持一下。经过与学院的沟通,允许她在保证上课时间的基础上,可以常回家替母亲照看父亲。我自己也拿出了一些钱,通过学院与学校也捐助了一些爱心救助基金,加起来有8000多块钱。虽然这些钱只是杯水车薪,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这个孩子感受到了爱,获得了一些支撑,她坚持了下来。最后,她顺利地完成了论文,在毕业当年她就考进了家乡的一所重点高中当老师,她的妹妹在那一年也顺利考上了大学。她现在已经成为那所中学的优秀教师。我做的不多,但是看到了这个学生今天的发展,我觉得挺欣慰的。
  主持人:俗话说学高为师4位老师的业务素质、科研能力也都很棒,我相信肯定付出了与常人不一样的努力。可不可以跟大家谈一下自己在科研方面的经验呢?
  王仁君:由于我受教育的经历比较特殊,是中师推荐生,研究生毕业后又去了一所中学当了一年老师,后来又去读博士,而且是跨专业,这个过程是很痛苦的。读博期间,除了回宿舍睡觉,其余的时间基本都在实验室。我们做实验需要很多海水,每次在实验室收海水签字的人是我,老师打电话来接电话的人也是我,老师就觉得非常奇怪为什么总是我。因为一天到晚都呆实验室里,博士毕业时我获得了中国海洋大学十大科技创新之星的称号,我没有辜负我的老师们。来到曲阜师范大学后,我想要快速的从一个博士研究生向大学老师转变。先从带本科生做实验开始,我的第一组本科学生是由其他老师推荐过来的,我带的第一个硕士生也是别的老师借给我的。教学之余,我就开始没日没夜的写课题,拿到的第一个项目是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也是因为这个基金以及博士期间发表的一些论文,博士毕业一年之后就破格评为了副教授。然后我就申请做博士后,虽然是在职博士后,可是我并没有懈怠,申请到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计划,拿到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山东省博士后创新专项。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最难的,一个项目写了四年,不停地修改,最终拿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青年基金项目,也顺利地评上了教授。这个过程很艰辛,这是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一共八年的时间,我完成了自己设定的目标。在科研上首先要自己肯定自己,要坚定,要坚持。我的座右铭就是风雨无阻。
  张文娟:我认为一名好老师应当具备学术钻研的经验和积累。我自己的经历是,在孩子三岁的时候,我做出读博士的决定。由一个奶妈学霸的转变是很艰难的,而且我的研究方向由一直关注的当代文学转为研究晚清和五四时期的文学作品。我给自己的目标是:无论多难都要三年毕业。因为三年后,我的孩子6岁,我作为母亲,不能错过孩子从孩童到小学的过渡。虽然压力很大,但是顺利坚持下来了。博士论文成绩优秀,我获得了教育部和山东省的社科基金,同时完成了一本书,获得山东省社科二等奖。每位老师都会面临这样的选择,都会经历这样的时刻,只有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你才能自信的站在讲台上。
  教师这份工作给予我的东西很多。因为这份工作,让我与我的学生在他们最好的年纪相遇,参与到学生的成长历程中并被他们接纳,我感到幸运和幸福;因为这份工作,让我和我最喜欢的文学不离不弃;因为这份工作,让我这个很羞涩的人获得了自信;因为这份工作,让我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生活。我觉得这是很幸福的工作,有了它,我的心是安定的,是幸福的。那么还有什么理由不全力以赴呢?
  主持人:听说近几年数学科学学院在建模大赛等国家级的比赛上成绩优异,郑老师就是学生们的指导老师,同时还担任数学卓越班的班主任,请您谈一下您的做法。
  郑召文:建模大赛是我组织并参与的。卓越班是从2012级开始设立的,我教2013级卓越班专业基础课,上了一年班的课,和学生接触的比较多,所以院里决定要让我做卓越班班主任。我说,行,正好和他们一起学习。
  我们班里有个同学,特别喜欢打篮球,长得挺瘦高的,几乎每天泡球场七八小时。我跟他聊天时知道,他想从事篮球职业。但是我担心数学系专业课压力大,他不能很好地处理打篮球和学习之间的关系。于是约他在我办公室谈了一次话,主要内容就是告诉他,打篮球是锻炼身体的方式,也可能促进你的学习,但是不能整天泡在球场上,这样会耽误学习,要处理好打球和学习的关系。经过这次谈话,他意识到学业和兴趣之间的关系,慢慢回归了课堂,成绩也在逐渐提高。
  主持人:张立兴老师在学生中有一个绰号改革者,张老师的学生、《潜伏》的编剧姜伟画了一幅名为改革者的漫画送给张老师。让我们来听听姜伟和张老师的故事吧。
  张立兴:姜伟是我带的第一届学生。2012年,姜伟回到母校,来历史系开座谈会,我从自己的日记本里翻出了这幅他31年前上大学时候画的漫画。当年我对班干部制度进行改革,实行班干部轮流制,他的画主要是体现了针对我的改革所产生的怀疑、不信任,在改革者面前一拳就打碎了。我实行的班干部轮流制是一学期一届,下一届的班长可以自荐也可以大家推荐,重新组合一个班子,老班子要有述职报告,新班子要有施政演说。我亲自带着新班子,告诉他们怎么当这个班干部,削弱班干部的优越感,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义务感,这是我在当时的曲师大独家经营的改革。最成功的是我带的1989级,培养了一部分骨干,有一年的学生会主席、秘书长、大学生俱乐部主任、广播站站长,还有伙管会主任都从我的班里产生。按理说学生会主席和秘书处长应该是文科一个、理科一个,不能从一个科里产生,更不能产生在一个院里,但是那次都产生在我班里。我还写了一篇论文《班干部轮流制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表在《大众心理学》上,这是我写的第一篇像样的论文。
  主持人:每一位老师都对学生成长与进步产生了极大的促进。去年我们学校在山东省第二届师范类学生从事技能大赛中取得了一个很轰动的成绩,文学院5名参赛选手全部获得一等奖。文娟老师是文学院的指导老师之一,她和同学们在备赛的一百多个日日夜夜里发生了很多故事。请您分享一下吧。
  张文娟:去年学生在山东省师范类高校从事技能大赛上取得的成绩让我特别激动,这比我自己获得什么奖项还要高兴。首先我是感动于学院师生共同努力、完成这样一个任务的精气神、一种状态。另外就是,整个参赛过程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每位指导老师和学生一起对每一个细节进行打磨,临近比赛时除了指导老师和指定学生单独交流外,我们每周都会抽出两个晚上进行集中磨课,从阅读课文、课件演示、作业布置到着装的细节,各方面都用心指导、精心准备。在鲁东大学比赛时,我们几个老师把学生安置在宾馆里,然后就出去找服装店,让人帮忙把学生的参赛衣服熨平。一个小服装店的老板很热情地帮了我们,让我们非常感动。在比赛现场,指导老师在一旁给学生一个鼓励的眼神,学生也能心领神会,获得力量,最终这五名同学都取得了一等奖。通过这件事,我们想传达给学生两个信息,首先,学生了解了一堂好课准备的全过程;另外,她们也明白了,一旦接受了一件事,就得把这件事做成,做好,想做成做好你需要怎么做。现在,这五名同学中有两名做了教师,我想他们会把这种信息传达给他们的学生,这就是一种传承。
  主持人:我们的老师爱护自己的学生,同时也收获了学生的爱。现场的每个人可能对师德也有各种不同的看法,现在有请著名师德教育专家、教育科学学院唐爱民教授为我们总结一下。
  唐爱民:参加今晚由工会牵头组织的这样一场别开生面的师道访谈活动,使我感慨良多,我脑海中自始至终盘旋着的是两个字———感动!作为曲园2272名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我为曲师大教师淡然而高洁、朴素而真诚的故事所感染,这平添了我对曲园教师的一种敬意。四位教师的故事是如此的平凡,却又如此的令人感动,这不能不激起每一位有教育情怀者的沉思。
  透过4位优秀教师的叙说,使我对师德有了新的理解。我以为,师德就是一种坚守———对课堂、对教师、对曲园的坚守;师德就是一种力量———宁静的力量,向前、向上、向善的力量;师德就是一份感动———对学生的感动、对自己的感动、对曲园的感动;师德就是一份冲动———做一位好教师的冲动、上好每一节课的冲动、培育每位青年学子的冲动。惟有这样一种坚守、力量、感动与冲动,方能成就一位有尊严、有品位、有底气的教师;而惟有这样有尊严、有品位、有底气的教师才配享幸福人生。教师的幸福人生是灵动的,是感染人的,是令人挂念的。如果我们配享优秀教师的幸福人生,那就必须首先做一个有师道尊严的人。(整理:张艳君 朱瑞文)

 

曲阜师范大学工会 妇委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 邮编:273165 联系电话:0537-4456255 工作信箱:qsdgh413@163.com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工会(妇委会)